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准确的来说,这份盼望在城市里的孩子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因为每年的这一天,他们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学校为他们送出的特别的爱,父母会拿出时间陪伴他们,会精心挑选礼物送他们,还会带他们去想去地方玩耍,去吃想吃的美食,百分百满足这一天的应景要求,学校里也会举办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为孩子们欢庆属于他们童年的节日。
今年六一节,我接到了特派任务,代表公司去济阳县回河镇南王村,给我们公司长期扶贫助学的困难学生王友娟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礼物。当我们和王爸爸取得联系说明去意时,王爸爸很惊讶,他似乎对这个节日并不在意,客气的说不麻烦我们来一趟了,孩子今天上学,不过节。我本来以为他会很高兴的迎接我们,却没想到是如此“待遇”。不管怎样,以节日的名义,我们还是带着一颗给孩子送快乐的心,去了位于回河镇南王村王友娟的家里,王爸爸从附近的工地赶回来,因为需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孩子,也没法到远处打工,只能在村上打零工,收入微薄。他把我领进家门,让他的傻媳妇“招待”我们,他骑车去学校接孩子,看着破旧的车子,我们让他坐我们的汽车接孩子,时间也会快一点。傻媳妇是真的痴傻,除了吃睡啥也不会,说话也不清楚,不大的院子里毫无生机可言,满地灰尘,即使晾在院子里的衣服也是皱皱巴巴的,墙壁角落上缠绕着厚厚的蜘蛛网,屋门外放着一个生锈的烧水壶和四个无人为津的暖水瓶,旁边还有一双女孩子穿的白网鞋。。。
屋内墙皮脱落,墙顶开缝,窗户玻璃模糊不通透,窗帘脏兮兮的,屋内陈设着一张双人床,一张写字台,连个衣橱都没有,床头放着几叠衣服,虽然是叠好的,但一看就是稚嫩小手的劳动之作。写字台上没有台灯,只有孩子摆放整齐的作业本,翻开作业本,是一页页书写整齐的字迹,可以看出孩子学习很用功,在本子的最后一页是孩子画的画,一些漂亮的花朵图案,透露出孩子的童真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书本的旁边是一把绿色的塑料梳子和一面不太干净的小镜子,这大概是我从这个屋里看到的跟女孩子有点关系的物件,我突然很心疼她,原本这个年龄应该生活在父母温暖的呵护下,享受着家人给她公主般生活的爱,可是小友娟,却没这么有福气,在这间姐俩居住小屋里,我看不到任何“小公主”的气息,漂亮的裙子,闪闪的发卡,舒适的鞋子,可爱的头饰,儿童专用的护肤品,索菲亚公主的粉色书包,还有女孩子都喜欢的小粘贴,小手链,毛绒玩具,卡通水壶等等,唯一感受到的就是大写的四个字“家徒四壁”。还好我们的礼物之一是一件白色的纱纱裙,这是我们能想到的所有女孩都喜欢的一件礼物,当给她换衣服时,瞧见了脖子后面那一道道泥印,当给她戴发卡梳头时,遭遇了梳不动的尴尬,小心翼翼的问她怎么洗澡洗头?孩子小声告诉我,自己洗。8岁的孩子,自己洗澡洗头,若是天天洗也至少是干净的,我心疼又好奇的问她上一次什么时候洗的?她说不记得了。作为一个6岁孩子的妈妈,真是心塞,想到自己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犹如在蜜罐里一样,而百里之外年龄仿佛的小友娟,却无从体会童年的关爱和乐趣。小友娟穿上新衣,我们为她照相,然后她默默走到我身边,眼睛盯着我的手机,我瞬间明白了她想看看自己穿上新衣服的样子,我让她凑近一些看,我看到她露出一个小女孩般甜美害羞的喜悦表情。等我们把牛奶和零食递给她时,她没有先给自己吃,而是先给了半瘫的奶奶,又给了呆呆蹲在门口的妈妈,自己最后吃。当王爸爸招呼我们在院子里坐下来时,友娟把最后一个凳子让给了爸爸,自己羞涩的站在爸爸后面。我们试图放松闲谈,一同而来的同事问她六一节爸爸给你准备了什么礼物?她摇摇头,不好意思的看了一眼爸爸,那眼神里绝对没有丝毫怨气,爸爸则开朗的笑着掩饰一个做父亲的无奈,自顾的说着“从来都没送过她什么礼物”。我问她喜欢吃什么?我们下次满足她的心愿。她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我列举了一些食物让她选择,最终她说她想吃鱼,王爸爸补充了一句红烧鲤鱼。其实小友娟不算太内向,她之所以不说话,大概是在她的概念里零食占得比例太少了,她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城市孩子惯吃的薯片,海苔,坚果,奶酪,养乐多,来一份或者三只松鼠等。我们又问她,六一节你演节目了吗?她又羞涩的摇了摇头,说节目没被老师选上。我问她准备的什么节目?她说跳舞。我说你站在中间,给我们跳一段,我们乐意看。我假装主持人给她报幕,其他人鼓掌欢迎,小友娟大方的为我们载歌载舞,穿着白色的纱裙,踩着自己哼唱的乐点,快乐的伸展扭动,舞姿摇曳,这场景才是真的属于一个8岁孩子,我们在座的每个人认真的看她跳舞,王爸爸的嘴一直笑着,一双黑黑粗糙的手拍着不太合拍的节奏,爷俩的眼神有互动和交流,我相信那一刻孩子感受到了爸爸传递过来的温柔的爱。
一件新衣,一袋零食,一个关注孩子喜好的微小举动,都能轻易满足孩子,让她快乐的合不拢嘴,那两排白色的牙齿在黑黑的皮肤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明朗。临走时,我能感觉到孩子的不舍,这一个半小的快乐来得太快,走的也太快,我也有点舍不得孩子,总想着还能做点什么让孩子的快乐感觉持久一些,我和孩子约定暑假再来,我本想告诉她好好学习,阿姨会再来看你。但我觉得那样的爱是带条件的,我不想给孩子灌输这样的压力,原本我们给予的爱就是人世间最无私最自然的爱,我想孩子随着年龄的增大,在爱的滋养下成长的心灵会懂得感恩和自我成长,我只需要记得下次看望时,把穿新衣的照片洗出来带给她,给她和姐姐带些女孩用的生活用品,比如洗面奶和搓脸油,为人母般的给她洗一个干净的澡,梳一次顺滑的头发,带她到家以外的济南市里走一走,玩一玩,吃上一顿美味的有鱼有肉的饭菜,享受最美好的童年经历,在她的心里留存一颗爱的种子和一份甜蜜的回忆。
我们公司自成立之初,就承担着企业生存于社会,应当回报社会的责任使命,多年来坚持不断的资助几十名贫困学生,至今已有当年资助过的临沂贫困中学生大学毕业后来到公司上班,而且是2个孩子的妈妈了。像小友娟这样家徒四壁,家人患病痴傻,家中劳动力匮乏的困难家庭在济阳县回河镇还有30多个,真心呼吁全社会的关注,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和慈善人士加入到温暖童心的扶贫大家庭中,以爱的名义,伸出援助之手,每个月几百元的生活费,助学金,就能让她们顺利上学,无忧毕业,也只有你我他定期的、持续的帮助,才能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长期受益,真正帮助我们身边的困境儿童冲破世代相袭的贫困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