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9日,山能重装莱装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座谈会在莱芜召开。
受山能莱装公司委托,市工信局邀请中国国际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联盟、济南市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协会相关专家对山能莱装园区的现状及“十四五”期间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等内容进行了座谈交流。产业发展专家、市工信局总工程师岳双荣、山能重装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主持工作)刘玉果主持了座谈会。
著名机械与控制专家、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山东大学机械学院张承瑞教授,协会专委会副主任、著名内燃机专家、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郑忠才教授,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山东机械研究院副院长夏玉海研究员,协会特聘专家、著名机床专家、二机床集团原常务副总卢建生研究员,协会汽车专委会主任、汽车专家、中国重汽原规划部总经理孙兆福研究员,国家智库专家、国机铸锻科技规划部长陈汝昌研究员,焊接电气专家、山大教授、奥太电气副总李爱文,协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山东省节能与储能技术及装备工程实验室主任高明,专家委员会成员、协会执行秘书长、中国中车同力达管理顾问赵猛高工和协会常务秘书长、兰剑智能王颖出席会议。
山能重装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庆东、苗健、潘立强,山能重装集团公司莱芜园区董事长、党委书记冯涛、总经理路星及公司领导纪平、杨军、史晓晖、杨震、陈恽、张务恒等同志出席座谈会。
专家一行参观了园区生产线和主要产品及研发成果。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公司有较好的行业技术和装备优势,建议继续发挥、放大企业的比较优势,依托国内的机器人与高端装备产业联盟专家团队,集成技术与人才,推进企业高端规模化发展。大家对“十四五”发展规划今进行了客观实际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和集团总部的建议,提出了2025年销售收入50亿元的发展目标。
大家一致认为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化发展为目标,以自身设备技术优势和煤炭行业市场为基础,对标行业前沿和国际龙头企业,巩固和优化存量技术和市场,开发非煤业务板块,实现多领域发展。
大家认为企业要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面向市场的研发团队,实施协同创新和协同制造,提高加工能力,节约加工成本。建议要树立以工艺创新为根本的技术路线,夯实精益化管理,适时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大家充分肯定并建议下大力气巩固和壮大液压缸和压滤机等优势产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形成公司和园区骨干拳头和支撑产品。大家建议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一定要以自身人才、技术、装备优势积极拓展非煤产业,实施以业为主多业经营的发展战略。既要巩固现有优势产品,又要加大力度另辟蹊径,大家鼓励企业,敢于创新、敢于开拓,针对外面精彩世界开拓新路径,实现多领域拓展,应对复杂多边变的市场环境,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
专家一致认为要牢固树立产品为核心的发展思想,探索以事业部为核算单位的发展路径,拓展经营思路,壮大企业市场规模。专家强调要利用高端协会资源优势,释放产能,推进协会内循环配套。建议发挥地域优势,加大与中国重汽、济南重工、兰剑、国机铸锻、中国中车等协会内骨干成员交流和配套,加大与奥太电气、德晟公司、欧德神思软件、奥图自动化、深圳研祥、扬州琼花、北京梅卡曼德等机器人、自动化、软件企业、涂装企业合作,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会议确定,后期继续要围绕公司的规划再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参考国家、行业和集团发展规划,进一步研判市场,产品定位、工艺提升等内容,使规划更科学、更有指导性、前瞻性,成为企业和园区发展的重要指导。
专家还对公司实施设计研发制造运维一体化、数字化发展路径方面,围绕创新团队建设,拓展军工领域方面,以液压优势拓展改装车领域方面进行了风暴式交流畅想。大家还就企业积极利用国家有关政策,申报国家和山东省、济南市重大科技专项、创新工程、首台套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意见。
会议确定近期在公司提供定材料基础上对液压、电气产品和市场进行更细分的论证,使规划成为真正指导和引领企业发展的风向标、指南针。
会议确定公司杨军同志与赵猛同志为规划联络人。